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要闻

《企业对外投资国别(地区)营商环境指南》德国(2020)(上)

  中国贸促会从2019年开始编发《企业对外投资国别(地区)营商环境指南》系列丛书,系统介绍有关国家的经贸概况、吸收外资环境及政策、中国企业投资形式及目标行业、企业融资渠道、合规运营及工作生活基本信息等,力求为企业提供实用、准确、及时的信息,助力对外投资合作平稳、有序、健康发展。截至目前,中国贸促会已编制完成50个国家的营商环境指南。
  
  为了让更多企业了解相关国家营商环境,我们将按照国别摘编丛书有关内容,向读者详细介绍我国企业“走出去”主要目的地国家的营商环境情况。本周将介绍德国营商环境相关情况,并分为上、下两篇依次展开,本期介绍上篇。

  一、经济概况
  
  01
  
  宏观经济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开信息,2020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322亿欧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实际缩减4.9%,蝉联全球第四,欧盟第一。
  
  02
  
  对外贸易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德国出口总额为12047亿欧元,同比下降9.3%,是自2013年以来首次下降;进口总额为10256亿欧元,同比下降7.1%,进出口均创自2009年金融经济危机以来最大同比降幅。德国全年货物贸易顺差为1791亿欧元,连续第四年收窄。2020年,德国前三大出口目的国分别为美国、中国和法国;前三大进口来源国分别为中国、荷兰和美国。
       
  03
  
  吸收外资基本情况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20年世界投资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德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为363.6亿美元。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发布的《2020年德国贸易与投资》数据显示,2019年,德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项目共2270个,其中包括1851个绿地投资或扩大项目和419个兼并收购项目。投资行业方面,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汽车和汽车配件、机械设备制造、电子电气和化工医药等德国传统优势产业,以充分利用德国雄厚的工业基础。
     
  04
  
  营商环境
  
  (1)世界银行评价: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德国营商环境便利度在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22位,较上年上升两位。
  
  (2)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举措:
  
  一是强化贸易与投资促进服务。为进一步提升贸易与投资服务水平,2009年1月,德国政府将原德国外贸信息局和德国联邦投资促进署合并,成立了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作为全国性官方机构和德国改善与提高营商环境的主要实施机构,GTAI与联邦各州的经济促进局一起,不仅为德国企业投资和贸易发展提供服务,也为德国企业“走出去”以及外国企业赴德投资提供相关资讯、税收和法律咨询以及场地与资金支持等。
  
  二是提升创新能力。德国政府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德国每年投入不低于其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2%(约1000亿欧元)鼓励企业研发。根据欧洲专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德国在欧洲专利局申请的专利数量排在欧洲各国前列。
  
  三是坚持职业教育和培训。德国重视人才培养,坚持采用学校教授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操作并重的“双元制”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目前,在德国4500多万有从业能力的劳动者中,超过80%的人拥有职业教育经历或者大学学历。
  
  05
  
  多双边经贸协定
  
  德国是世界贸易组织创建时的正式成员,也是欧盟的成员国。欧盟实行共同的贸易政策和措施,欧盟与第三国签订的国际贸易协议直接适用于德国,德国与其他国家不单独签订贸易协定。在欧盟框架内,德国对欠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提供普惠制优惠安排。
  
  德国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以保护德国企业在海外的经济利益。协议内容主要涉及投资者可享受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保证资本和盈利自由汇出,保护私有财产,投资者与所在国发生争议时可提交国际仲裁法庭解决等。
  
  二、中德经贸合作
  
  01
  
  双边贸易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为2121亿欧元,同比增长3%,中国再度成为德国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贸易伙伴。德方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第五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2019年,中国从德国进口的前三大类商品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中国对德国出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以及杂项制品等。
     
  02
  
  中国对德国投资概况
  
  安永集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对德并购案数量由39例降至28例,投资额下滑92%,为3.76亿欧元,但仍位列欧洲第一。中国企业对德投资主要分布在商业与金融服务业、机械制造与设备、汽车领域、电子与半导体行业、消费品食品。
  
  在德中资企业超过2000家,主要集中在德国西部大型城市。其中贸易服务类尤其是物流企业多集中在汉堡、汉诺威、不莱梅港等交通枢纽城市,银行、航空企业及商协会机构集中在法兰克福,中小企业和生产型的中资企业多集中在慕尼黑、斯图加特、纽伦堡等工业及高科技产业优势明显的城市,广告、服装等文化类企业则多集中于科隆、杜塞尔多夫。
  
  
  03
  
  中德经贸合作机制
  
  自2014年中德双边关系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后,中德双方在经济、能源、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双边关系进入提质升级的新阶段。为更好地促进中德合作,中德间建立了一系列经贸合作机制,包括中德政府磋商机制、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中德经济合作联委会、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
  
  2020年12月30日,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欧投资协定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着眼于制度型开放,内容涵盖市场准入承诺、公平竞争规则、可持续发展和争端解决四方面内容,是一项全面、平衡和高水平的协定,将为中欧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三、外资优惠政策
  
  德国的投资优惠面向所有在德开展投资的企业,并非主要针对外资企业。企业可申请或享受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政府资助、税收优惠、优惠贷款、欧盟结构基金资助。
  
  01
  
  政府资助
  
  (1) 投资补贴。“改善地区经济结构公共任务”(以下简称“GA”)是德国促进投资的核心工具,旨在帮助经济落后地区克服弱势,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以促进德国经济的全面增长。GA主要面向弱势地区的中小企业(申请的项目原则上须在36个月内完成),以投资补贴形式进行发放。
  
  (2) 现金补贴。本国和外国投资者均可获得,由德国“共同任务(GRW)”项目进行发放。申领须满足以下条件:创造长期(至少5年)就业岗位;银行可证明项目融资已到位,且私人资本至少占投资总额的25%。补贴水平取决于投资地和企业规模。中小企业是重点资助对象,获得的补贴最高可达到总投资额的40%。
  
  (3) 劳动力补贴。德国劳动力补贴政策主要包括招聘支持、聘前培训、薪酬补贴和在职培训补贴,一般由联邦劳动局和各州共同实施。德国有八百多家地方就业中介机构供企业选择,招聘和聘前培训服务均为免费。投资者可选择其他专业机构组织培训,最多可获得相当于培训成本100%的资助;若雇佣德国25岁以下待业人员或长期失业者、老年人或残疾人,均可获得相应的薪酬补贴,补贴比例最高分别可占该员工1年内薪酬及福利总额的50%和70%;对员工进行在职培训最高可获得培训成本50%的补贴。
  
  02
  
  税收优惠
  
  近年来,德国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从而扶持企业经营,吸引外国投资。
  
  部分产品或服务可享受增值税为7%的低税率或零税率,如出版书籍、假体、艺术收藏品等。销售平价农产品和林业的个人或企业适用特殊税率,其中农产品的特殊税率通常为10.7%,林业产品为5.5%。
  
  为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德国规定企业净资产低于2.35万欧元且设立一年以上的企业,企业所得税可进行收购或按动产资本最高20%的附加折旧,还可扣除未来可折旧资产的预期收购或生产成本的40%,最高限额为20万欧元。
  
  净资产不超过20万欧元的非特殊行业企业(特殊行业包含钢铁、汽车、农业、渔业等)允许计提最高15.4万欧元的资产购置准备金,并予以免税。
  
  德国部分地区还通过降低营业税的稽征率以减轻当地企业营业税税负。
  
  为鼓励企业研发活动,在德国成立的企业每年均可就发生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发放的相应津贴,该补贴可直接用于抵减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具体津贴金额为研发活动中的可资助费用的25%,如果该金额超过应纳税额,超过部分则会以现金形式支付给纳税主体。
  
  03
  
  优惠贷款
  
  德国面向投资者的优惠贷款包括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企业家贷款和欧洲复兴计划(ERP)项目贷款。
  
  (1)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企业家贷款。该贷款主要面向德国及其他国家进入德国市场5年以上且希望在德投资的个体经营者和企业,贷款比例最多可覆盖企业100%的投资成本,贷款期限最高可达20年,贷款金额最多为2500万欧元。
  
  (2) 欧洲复兴计划项目贷款。该贷款主要面向德国本土及外资的中小企业和自营业主,为其提供长期优惠固定利率贷款,贷款比例最多可覆盖投资成本的85%,最大贷款金额为300万欧元,贷款期限最高为20年。企业可通过开户行向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直接申请。
  
  04
  
  欧盟结构基金资助
  
  欧盟为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设立了结构基金对企业进行专项扶持。结构基金由四项基金组成:欧洲地区发展基金、欧洲社会基金、欧洲农业指导与担保基金和渔业指导财政工具。这些基金分别为地区发展、就业落实、农业支持和渔业生产提供资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