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要闻

主动转型 创新发展

  2009年10月,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首批创业板28家企业中唯一一只纺织服装类股票。探路者上市,可谓是纺织中小企业试水资本市场之滥觞。据统计,目前在上交所主板和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纺织服装类股票共有79只,在创业板上市的纺织服装类股票已有2只。
  
  长期以来,纺织服装行业数万家中小企业一直靠传统的纺纱、织布维系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囿于传统的生产模式,资本创造财富的神话对于纺织中小企业来说也许还很陌生。但在经历了限产压锭的洗礼、金融危机的冲击、原材料涨价的无奈后,如今纺织经营者的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转型升级的观念已由被动转变为自觉和主动了。
  
  “十五”期间,纺织工业充分利用国家压锭解困的政策机遇,淘汰落后装备和技术,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3年被确定为纺织工业的技术装备年、产业用纺织品年、家用纺织品年,这几个产业得到高度重视,以先进装备顶替进口,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特别是国家急需的高性能纤维,助推功能性家纺上台阶,成为当年的几大任务,并取得丰硕成果。“十一五”期间,纺织工业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十五”末相比,全国衣着消费量增长了74.2%,人均纤维消费量从7.5公斤增加到13公斤;在吸纳就业、出口创汇等方面,纺织工业继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然而,纺织工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产生了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如创新能力不足、技术装备落后、代表棉纺水平的“三无一精”产品比重低、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能力弱等,这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时集中显现了出来。因此,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2009年4月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新明确了纺织工业的定位,规划所提出的八项主要任务,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许多任务已经得到落实。化纤生产能力持续扩大,大大缓解了纺织原料的压力;新纤维、新材料的运用,使功能性纺织品走入寻常百姓家;家用纺织品快速崛起,成为纺织业新的增长点;产业用纺织品在抗击“非典”、“甲流”和抗震、防洪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十五”期间,我国服装、家用、产业用纤维消费量的比重由68︰19︰13转变为54︰33︰13。随着转型的加快,服装、家用、产业用纤维消费量的比重在“十一五”期间又发生了根本改变,到2009年产业用纺织品所占比重已经占纤维加工总量的19%;家用、产业用纺织品所占纤维比重有望在“十二五”期间超过服装用纤维加工量。
  
  2011年是调整振兴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在淘汰落后产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纺织工业将有新的动作,结构调整将主攻3个重点: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和消费品工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最近指出,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是改造、提升纺织工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国际新定位,满足国内人民对美好生活更高期望,适应消费升级的必然选择。
  
  作为传统产业,纺织工业朝那个方面转移,产业升级的内容是什么?经过10年的探索,我们逐步理清了脉络,即瞄准国际前沿,用高新技术改造落后的纺织装备、技术和消费结构,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工业化道路。《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纲要》则进一步明确了纺织工业科技发展的目标: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转变带来机遇,转变预示希望。经过10年的创新发展,纺织工业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确立,重要民生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国际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随着纺织科技的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提速,纺织工业必将展现出越来越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