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资讯

王天凯:弘扬劳模精神,汇聚纺织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28日上午,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的代表449人欢聚一堂,接受党和人民授予的崇高荣誉。
  
  王天凯会长首先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全纺劳模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向获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不同岗位上的全国纺织广大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向评选表彰工作做了大量富有成效工作的各地纺织劳模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作大会报告。
    
  同志们:
  
  在中国共产党95周年华诞的前夕,我们在这里集会,隆重表彰“十二五”时期涌现出来的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向全社会集中展示中国纺织工人阶级的精神风貌,这对于激励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战略布局、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劳动精神,调动广大职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汇聚纺织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实现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代表全纺劳模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向获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辛勤工作在不同岗位上的全国纺织工业广大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向为这次评选表彰工作做了大量富有成效工作的各地纺织劳模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还要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纺织行业发展并亲临大会指导工作的顾秀莲副委员长,以及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的各位领导,向这次全纺劳模评选表彰工作的主管部门并对评选表彰工作给予许多政策指导和工作帮助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出席这次表彰大会的各兄弟行业协会的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劳动创造了我国纺织工业的辉煌
  
  纺织工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传统手工纺织业进入近代纺织工业起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我国最早开始动力机器工厂化生产的重要产业,由此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拥有2000万职工的纺织产业大军。一百多年来,纺织产业工人一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纺织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在产业发展水平落后的基础上,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无穷的创造活力,艰苦创业,拼搏奋斗,以辛勤的劳动把我国建设成为产量超过世界一半,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世界三分之一的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完整配套,产业结构和布局日益优化,产品结构日益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多元化,个性化和功能性需求并深入到相关产业,包括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土工及建筑、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新能源、农林渔业等领域的纺织产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正在阔步向纺织强国迈进。
  
  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纺织工人阶级砥砺奋进,自强不息,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劳动模范。在这个备受人民尊敬的闪光群体中,有建国时期,创造了我国工交战线第一个科学工作法——细纱工作法,为新中国纺织工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青岛国棉六厂纺织女工郝建秀;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纺织工业战线的一面红旗,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部献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西北国棉一厂细纱女工赵梦桃;进入新世纪以来,有被誉为知识型工人,敢于挑战国外先进技术,攻克了国外设备供应商都难以解决的众多技术难关的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工人邓建军等一个个享有崇高声誉的名字。他们的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中国纺织工人阶级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造、特别能奉献的伟大品格,生动诠释了与时俱进的纺织劳模精神。
  
  自2011年1月,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以来,已经过去了五年。这五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具有鲜明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世情国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条件与市场环境发生明显改变,我国纺织工业发展进入了增速放缓、动力转换和结构调整的新常态。面对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和国内经济较大的下行压力,我国纺织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迎难而上,积极作为,谱写了“十二五”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新篇章。
  
  一是纺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1年—2015年,纺织纤维加工量年均增长5.1%;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9.2%;实现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1.5%,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工业系统中均处于较好水平。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年均增长6.6%,占世界的比重由2010年的34.3%增长到2014年的37.4%。
  
  二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十二五”以来,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用纺织品作为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的作用日益突出,其纤维加工量年均增长10.3%,占纤维加工总量中的比重由2010年的20%左右,提升到25%左右;化纤在全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中占比已达84%,比2010年提升14个百分点,化纤新品种开发快速发展,差别化率达到56%,比“十一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在产业布局上,纺织工业向中西部特别是新疆转移持续推进,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比重已由2010年的16.8%上升到23.2%。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十二五”以来,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端纺织装备、两化融合、功能化和个性化纺织品服装设计制造等技术不断进步;多项行业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得到推广;连续化、自动化、高速化新型纺织装备得到广泛应用;2015年棉纺织行业无结头纱比例为85%,无梭布比例为86%,分别较2010年提高15.7和12.3个百分点;企业重视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并取得实效,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7716件,是2011年的2.3倍;纺织行业有1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另有650项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带动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十一五”末提高约60%。
  
  四是品牌创建工作有效推进。全行业品牌意识大幅提高,全产业链品牌体系正在形成,行业性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与品牌价值评价制度初步建立。工信部重点跟踪培育的120家服装家纺品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2.2%-2.4%;目前活跃在国内市场的自主服装家纺品牌约3500个,全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00多个;2013年中国商业联合会依据市场销售额和销售量表彰的87个消费品品牌中,纺织品牌占56%;重点品牌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例超过80%,高速增长的纺织服装电子商务扩大了品牌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五是绿色发展取得进展。“十二五”时期,大量节能降耗减排新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印染行业百米印染布新鲜水取水量由2.5吨下降到1.8吨以下,水回用率由15%提高到30%以上;纺织行业全面完成单位增加值能耗、取水下降等约束性指标。再利用纤维年产量达到600万吨,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9.6%提高到12%以上。“旧衣零抛弃”活动促进了废旧纺织品回收、分拣和综合利用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
  
  六是“走出去”战略加快实施,对外投资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我国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省份的26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进入了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绿地投资、股权并购、资产收购和合资等方式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同步投资,并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国际化企业。
  
  七是人才培养力度加强。纺织行业研发人员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10.4万人年,比2010年增长25.3%;“十二五”期间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人数超过5000人次。随着“纺织之光”基金会科技奖、教育奖力度不断加大和企业投入的增加,多层次人力资源培育体系进一步完善。
  
  毫无疑问,“十二五”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的每一项成就无不体现着全行业广大职工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精神,饱含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凝结着他们的无穷智慧和创造活力。
  
  今天受到表彰的100个先进集体和349名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你们当中,有在坚持改革创新、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中做出优异成绩的浙江富润股份有限公司,有管理和技术创新,企业发展水平居于行业前列的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有勇立潮头、攀登高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智能染整装备创新团队;有几十年来坚持传承和弘扬劳模精神,保持先进荣誉的咸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赵梦桃小组;有立足岗位、刻苦钻研操作技术,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夺得全国纺织行业服装制版师职业竞赛全国第一名的上海京清蓉服饰公司电脑制版工曾明委;有爱岗敬业,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贡献的青岛纺联齐意纺织有限公司值车工李金英;有锐意进取,带领企业团队在纺织科学技术进步和打破国际技术壁垒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仝文奇;有大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创造国际领先技术和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纺织新材料的山东华兴纺织集团有限公司领头人胡广敏;有坚持梦想、具有国际视野,勇于创新、为打造民族品牌弘扬中国丝绸文化做出贡献的达利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平以及一批少数名族先进个人。你们虽然岗位不同,但事迹同样感人,同样精采。你们以一流的业绩,创造了巨大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彰显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深刻内涵;你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充分展现了新时期我国纺织工人阶级的时代风貌。你们是时代的楷模,行业的精英,全行业都要向你们学习。
  
  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充分发挥纺织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实现纺织强国梦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纺织工业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和导向,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行业增长、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绿色发展五大目标体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重点,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强化纺织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产业的地位,以科技与时尚融合、衣着消费与产业用并举为特色,继续发挥其美化人民生活,带动相关产业,拉动内需增长,建设生态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形成支撑纺织强国发展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在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四个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面对纺织工业的新起点、新挑战、新机遇,迎战纺织工业的新跨跃,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一种万众一心、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需要一种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气神,更加需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充分发挥纺织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在全行业凝聚起艰苦奋斗,团结拼搏,万众一心创新、创造、创业的强大正能量,实现我们几代纺织人梦寐以求的纺织强国梦。
  
  实现纺织强国梦,一是要在纺织行业广大职工中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奏响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
  
  当今时代,不仅是充满梦想的时代,也是梦想可以成真的时代,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成就一切梦想的根本,实现纺织强国梦,归根结底要靠劳动,靠劳动者的创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就是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把发展推向新境界,让梦想达到新高度。
  
  劳动与创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劳动不仅创造财富,而且也创造了智慧,创造了文明,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当前,纺织行业的科技含量、知识含量在不断提升,劳动的方式和内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日益交融,创造性劳动、专业技能型劳动正在成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推动力,这正是我们纺织工业向纺织人才强国跨越的显著特征,是劳动创造推动了纺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劳动光荣在于它蕴涵着创造,创造伟大在于它植根于劳动。我们要在全行业大力培育和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让一切劳动和创造,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不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都得到充分的鼓励和肯定,让劳动、知识、人才、创造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激发纺织行业广大劳动者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汇聚纺织行业创新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二是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代表,纺织产业工人是纺织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和坚实依靠。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要贯彻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方面。要进一步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职代会各项职权,完善工作机制,畅通信息沟通和反映渠道,深化民主管理,强化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有效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完善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注重保障和改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注重员工劳动保护和身心健康,注重解决好困难职工、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让劳动者有更多的“获得感”,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员意识,进一步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紧紧依靠职工群众,服务职工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职工群众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在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把群众路线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维权能力,增强工作活力。
  
  三是必须不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的纺织产业大军。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动力正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结构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广大纺织职工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纺织强国建设的紧迫现实课题,更是关系到纺织工业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
  
  要把培育开发纺织人才资源,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纺织工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要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的培养、开发、选择、举荐、使用和管理,坚持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要进一步发挥“纺织之光”奖励基金对科技创新人才、纺织教育人才、后备人才和技术操作能手的激励作用,改革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全行业的创新活力;要努力挖掘劳动力资源新优势,提升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劳动能力,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岗位练兵、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建立有利于劳动者学习成才的引导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要引导广大劳动者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
  
  提高劳动者素质,更多的还需要劳动者的自身努力。广大纺织职工要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新本领,特别是要立足本职岗位,刻苦钻研业务,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四是必须在全行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榜样蕴藏无穷力量,精神激发奋斗意志。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意识的集中表现,是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的生动体现,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是我们建设纺织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
  
  要在全行业进一步营造和形成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浓厚氛围和价值导向。要广泛学习宣传纺织劳模的先进事迹,讲好劳模故事,展示劳模风采,用劳模的优秀品质引领行业风尚;广大纺织职工要向劳模学习,从劳模的先进事迹和精神中汲取力量,把树立远大理想与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立足岗位成长成才,把实现自身价值与奉献社会结合起来,争创一流业绩,在奉献中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要大力支持劳模发挥骨干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为劳模发挥聪明才智,再立新功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充分发挥纺织劳模在创新驱动和纺织人才强国战略中的带头作用,带动广大职工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要给予劳模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高度重视劳模工作,建立健全必要的保障机制,通过切实的服务,帮助解决劳模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极推动有关劳模政策的落实,不断提高劳模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
  
  广大纺织劳模要把荣誉当作继续前进的动力,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实现纺织强国的征程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同志们:
  
  劳动创造辉煌,奋斗成就伟业。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弘扬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用劳动托起纺织强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