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08年前)

缺乏品牌优势和销售渠道资源 我国羊绒品牌亟需提升知名度

来源:中国服饰报 | 发布日期:2008-09-04
     近日,中国羊绒主流品牌峰会在江苏南京召开。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边振瑚在会上表示,希望通过举办中国羊绒主流品牌峰会,为企业搭建平台,加强羊绒知名品牌企业同经销企业高层管理人士的交流,共同研究羊绒品牌创建、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探索羊绒产业品牌发展的普遍规律。
        ●产品价值被低估●
       
      据了解,我国羊绒资源在全球居垄断地位,羊绒产量占全球75%以上,其中优质山羊绒占全球90%以上,出口量占全球80%以上。世界羊绒消费市场有3/4以上的商品产自中国。近千家规模不一的羊绒深加工企业,羊绒衫年生产能力已经超过4000万件。中国羊绒出口结构已从原料为主快速向羊绒制品转变,已完成了羊绒原料大国向羊绒制品生产大国的转变。
       
      维信羊绒集团董事长郝续宽表示,近年来,羊绒产业的生产规模在扩大,产品种类在增加,技术交流在加强,消费认知在提高,然而进入2008年,在全国物价呈上涨趋势的情况下,唯独作为“软黄金”的羊绒却在降价,羊绒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利润微薄甚至没有利润空间。去年中国出口羊绒衫平均价格仅30.58美元/件,折合人民币仅200多元。愈演愈烈的市场低端竞争导致羊绒衫出口价格持续走低。今年在人民币升值和国内通胀的双重压力下,截止到5月中国羊绒衫出口平均单价也仅为32.5美元,未能恢复到1996年水平。中国羊绒制品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并没有随着中国羊绒产业的发展而得到提升。
        ●品牌缺失成为致命伤●
        边振瑚表示,中国羊绒制品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不能同步提升,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羊绒产品缺乏品牌优势和销售渠道资源。
       
      目前在国际市场相当一部分中国羊绒产品还只能徘徊于低端,高端市场虽不乏中国制造的羊绒制品,但鲜见中国品牌。中国出口的羊绒制品大部分以“贴牌生产”的身份进入国际市场,真正挂中国品牌的不及10%。我国羊绒企业只能为国外生产企业、贸易商和品牌商做贴牌加工,附加值低,缺乏主导权。而国外销售商一旦贴上自己的牌子,这些虽产自中国的羊绒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价格却能达到出口价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树立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已成为中国羊绒行业实现自强、铸就辉煌的唯一道路。
       
      边振瑚表示,近年来中国羊绒企业快速升级,正在从以数量竞争为主的形式向以品牌为核心的价值竞争方向转变。经过多年发展,羊绒制品大企业已经蓄积了一定资金和技术力量,正致力于产品创新和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在北方传统羊绒主产区,鄂尔多斯、鹿王、雪莲、天山等有实力的品牌企业在国内市场已拥有相当的知名度,开始了国际品牌营销的进程。
       
      中土畜雪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涛表示,当我国的羊绒行业进入一个价格不断下跌的市场趋势时,从业企业必须要寻求在价值曲线中升值,不光要提供在价格上有一定优势的产品,还必须要了解业务核心的要素,即品牌和价值增值战略。未来羊绒品牌必将出现两个趋势,即本土品牌国际化和国际品牌本土化。而品牌和不断创新的技术进步将成为推动羊绒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